行业动态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无人货车、无线充电桩等创新创业项目获交通部支持
时间:2016-12-15 18:32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北京理工新源
        未来,无人驾驶的货运车可以在物流园区通行;疫苗的冷链运输可以智能控制,并全程监控;充电桩不仅可以无线充电,还将在智能平台上获取周边服务;大货车超载、超速将得到控制,所有的行驶数据都将记录上传,最终形成更为有效的物流方案。
 
        这些不止是畅想,而是12月12日在广州举行的2016中国 “互联网+交通运输”创新创业大赛(简称“双创大赛”)颁奖典礼上的获奖项目。该赛事由交通运输部指导,由12个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联办。
 
        今年的双创大赛总共有1026个项目报名参赛,覆盖全国25个省(市、区)及新加坡地区,国内35所大专院校,其中10多个道路运输百强企业项目报名角逐创新大赛。
 
        这些参赛项目涉及领域包括客运、物流、航运、轨道交通、停车、修车、学车、车联网、公路建设、出行与拯救、交通支付、交通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几个方面50多个细分领域。
 
        今年通过的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曾提到:长期以来,交通运输科技工作仍然存在着创新动力不足、基础研究薄弱、人才结构不合理等短板,制约了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表示,交通运输部希望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可以结合交通运输实际,加强示范引领,增强科研单位科技供给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同时来为综合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当天,广东、江苏、云南、贵州、西藏等15个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还发布了协同推进“互联网+”运输服务行动计划,共同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

中等距离无线充电可实现

        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对新能源电动汽车普及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充电桩除了提供电力外,还可以有效调控道路交通流量和车行范围。

        在这次的创业大会上,获奖的相关企业共有两家,包括无线充电和充电智能运营平台。

        免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项目,是指开发和应用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近场耦合原理和磁共振技术,使得新能源汽车可以实现中距离无线充电,解决目前无线充电传输距离短、损耗大、充电速度慢等难题,以及有线桩建设成本高、操作复杂、兼容性差、占地面空间大等问题。

        另一家,聚电网络科技的电动汽车充电智能运营平台获得本次创业大赛一等奖。该项目基于互联网+智能硬件的改造,使传统的充电设备变成可以和人、车、其他充电桩互动的智能硬件产品。通过手机APP实现一键式对充电桩从查找、预约、充电监测到付费支付的管理。

        聚电网络科技创始人卢晓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初创公司,充电桩的运营方式和理念已经进入市场运作阶段。

        卢晓晨称,充电桩行业发展至今,其实是一个降温的过程,包括市场和风投的态度与之前相比都更为冷静和理性。 技术上,要做一个简版的充电桩并没有难点,就是硬件上的制造而已。

        卢晓晨认为,充电桩价格竞争未来会愈发激烈,充电桩企业想要活下去并成功,就应该思考其他的利润增长方式,比如将每一个充电桩作为智能化平台的端口,围绕端口推出相关服务。

 

行走在物流园区的无人货车

        无人车技术商业化路径的发展,除了保险和政策上的障碍,还有无法降低成本的问题。物联网之父凯文·艾什顿认为,物联网的发展将带来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无人驾驶汽车将在2030年实现商业化。

        在这次创业大会上,有公司认为,如果他们如果可以在两年之前实现成本的下降,那么商业化将很快来到。

        北京启蒙数据科技创始人刘铁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无人驾驶货车在限制环境下的商业化,相比不受限制环境的乘用车更容易。

        刘铁介绍,在货运领域,通过智能化改造提供商业化的SAAS平台,在物流园区或者工业园区封闭的环境下,基于结构化的环境,分别对环境和车布置传感器和摄像头。路面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可以获取路面障碍物等环境数据,车载的传感器将从车辆行驶过程中获取数据,最终都会传输到SAAS平台上,通过SAAS平台再将处理后的数据传到车上形成控制指令。

        刘铁称,“对于视觉数据的认知现在是无人驾驶的难点,也是降低成本的关键点,如果通过处理视觉就可以获得足够丰富的信息,那么成本会大幅下降。”

        刘铁表示,“我们将在两年内实现商用,我相信限制环境下的视觉信息认知将在两年内获得大的突破,而且无人驾驶货车将比乘用车更容易得到普及。”

 

车载称重系统随车实时监控

        解决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问题所需资金,是交通运输部门每年都要拨付的经费之一。

        超载超限还为道路行驶安全带来安全隐患,尽管一般高速公路上会安装固定的称重系统和测速系统,但是超载超限现象仍然层出不穷。

        汉德网络科技创始人苗少光接受采访时表示,安装固定称重系统是被动治超,更为有效的办法是从源头,比如物流公司的货车上安装随车而行的称重系统,才能真正的解决超载超限问题。

        苗少光介绍,不仅是货车超载问题,还存在泥头车(渣土车)偷排、乱排,司机在运输过程中偷、换货,司机利用职务之便拉私活,三废(生活废物、危险品废物、医疗废物)运输过程不可落地等问题。

        这家公司智能车载重量管理系统,直接将测重设备安装于车轴上,随车而行,实时称重,可以对货车载重量进行7*24小时,实时监控。

        另一家获奖公司是关注新能源冷链车物流监控系统的企业。华讯国蓉总经理褚毅宏表示,最初想到做冷链物流监控系统,是源于之前的疫苗事件。新能源冷链车物流监控系统可以做到全程控温,根据不同的货运物品,而进行不同的温度控制。